经历复用的价值:3个核心点带你抓住“隐形资产”

很多人都在找机会。

找项目,找风口,找赚钱的路子。

但他们忽略了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宝藏——自己的经历。

你有没有想过,你过去做过的每一件事,学过的每一个技能,踩过的每一个坑,其实都可能是你的隐形资产?

大部分人却把这些“宝贝”当垃圾扔了。

真的很可惜。

经历复用的价值:3个核心点带你抓住“隐形资产”

第一个核心点:经历是可以无限复制的资产

什么叫好资产?

黄金?房子?股票?

这些都算,但有个问题——用了就没了,卖了就不是你的了。

但经历不一样。

你把经历分享给别人,经历还是你的。你讲100遍,经历依然属于你。

就像那个做过软件开发的朋友,后来转行做咨询。

人家请他咨询什么?不就是他过往的经验和思考方式吗?

他把这些经验包装成课程,一个内容讲了50多次,每次都有人付费听。

你说神奇不神奇?

同样的内容,可以卖给不同的人,而且卖完了还是你的。

这就是经历复用的魅力。

经历复用的价值:3个核心点带你抓住“隐形资产”

 

第二个核心点:每个人都有可复用的经历

可能你会说:“我没什么特别的经历啊。”

错了。

你做过学生,这是经历。你找过工作,这是经历。你谈过恋爱,这是经历。

关键不在于经历有多牛,而在于你能不能从中提炼出价值。

那个卖煎饼的大妈,后来开了培训班教别人做煎饼。

她的经历就是做煎饼,但她把这个经历变成了可复制的资产。

一个宝妈,带娃几年,后来做育儿博主,分享带娃经验。

她的经历就是带孩子,但这个经历帮她建立了个人品牌。

你看,经历本身不分高低贵贱。

关键是你怎么用。

经历复用的价值:3个核心点带你抓住“隐形资产”

第三个核心点:经历复用的三种方式

第一种:直接复制

把你的经历直接分享出去。

写文章,做视频,开课程。

就像那个讲自媒体的人,同样的内容讲了两年。

第二种:升级复制

在原有经历基础上,加入新的思考和总结。

比如你做过销售,后来学了心理学,就可以把销售经历和心理学结合,创造出新的价值。

第三种:跨界复制

把一个领域的经历,应用到另一个领域。

程序员的逻辑思维,可以用来做产品规划。

设计师的审美能力,可以用来做内容创作。

每一次跨界,都是一次价值放大。

经历复用的价值:3个核心点带你抓住“隐形资产”

你的经历,就是你的金矿

很多人总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分享的。

其实不是你没有,是你没有意识到。

你过去的每一段经历,都可能是别人正在寻找的答案。

你踩过的坑,正好是别人想要避开的。

你总结的经验,正好是别人需要的捷径。

关键是,你要学会挖掘这些经历的价值。

不要再把你的经历当成过去式了。

它们是你最宝贵的资产,可以无限复制,无限使用。

现在就开始盘点你的经历吧。

看看哪些可以变成你的“印钞机”。

你会发现,原来你一直坐在金山上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日记

80年代生人,中年破产进行时……

2025-8-31 14:14:19

日记

个人网站没落时代,搞网站还能赚钱吗?真相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

2025-9-3 7:59:48
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