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媒体创业:把自己产品化,成为超级传播者
2025-08-09 23:07·南郝珺作品声明:个人观点、仅供参考
——写给每一位正在独自奔跑的创作者
一、为什么你读得越多反而越焦虑
过去半年,我在微信读书上的时长增加了300%,但收入却没有同步增长。我相信很多同行都有类似的感受:
公众号、B站、小红书每天推送几十篇“干货”,看得越多,越觉得自己落后。
买课、进群、参加训练营,却陷入“方法论通货膨胀”——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的方法最有效。
账号定反复调整,内容风格也不停变化,但粉丝增长依然缓慢。
最近一直在让自己放慢脚步,认真思考,慢慢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并不是信息太少,而在于方向模糊和行动失焦。最近重读了《纳瓦尔宝典》(Navalmanack),并结合正在啃的《叙事经济学》(Narrative Economics),有了一些新的思考。这两本书的核心洞见,指向了破局的关键:个人IP,其实就是“把自己产品化+成为“病毒”中的超级传播者”。
二、破局关键:把自己产品化
《纳瓦尔宝典》里有个观点对我影响很大,就是要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来打造。在“一人公司”的自媒体时代,盈利是核心目标。我们倒推这个逻辑,生产资料就是产品。为什么会有产品?因为我们发现某个场景下能解决特定问题,于是针对这个问题去生产产品。
这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时代,无论是实体产品、虚拟产品,还是我们个人,要想在市场中立足,就必须成为能解决特定问题的“产品”。在全民自媒体时代,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产品,所以我们要从用户的角度去打磨自己。
纳瓦尔的“Productize Yourself”理念,正是提醒我们:要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产品,想着怎么把这个产品卖出去。
然而,许多自媒体人恰恰忽略了这一点。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想,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。试想:如果我们租一个商铺卖东西,肯定会提前想好要卖什么产品再行动。同理,做自媒体创业,本质上也是在“销售”自己这个能解决问题的独特产品。
三、进阶目标:成为超级传播者
我觉得大多数自媒体人没做好的另一个原因,与《叙事经济学》里提到的传播规律有关:媒体传播符合病毒性传播理论。病毒为什么会播那么快?比如埃博拉、新冠疫情,一方面是传播速度超过了防控速度,另一方面是传播过程中出现了超级传播者。普通传播者可能只能影响一两个人,而超级传播者一下子就能影响几十个甚至更多。
《叙事经济学》清晰地揭示了这一现象:像网红、名人效应,其实都是超级传播者,因为他们能把信息传递得更广。这对自媒体人的启示是:既然做自媒体,就要努力成为这种病毒式的超级传播者。其核心并非是将人异化为商品,而是把“我能帮别人解决什么问题”这件事,精准地打包成别人一眼就能理解、认可并愿意传播的“价值包”。
四、融合之道:产品化思维 × 传播力
因此,成功的个人IP打造,是“产品化”与“传播力”的双重修炼:
1. 产品化是根基:深刻理解自己能为哪类人群解决什么具体痛点,并将这种能力清晰定义、打磨成型(就像打造一件好产品)。
2. 成为超级传播者是放大器:将你提供的解决方案(你的“产品”价值),通过清晰、有吸引力、易于传播的方式表达出来,使其具备“病毒”般的扩散潜力。
当你能清晰地定义自身价值(产品化),并有效地将其传播出去(成为超级传播者)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,那些因信息过载而产生的焦虑,才能转化为精准发力的方向感。